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在项目中引入领域驱动设计的经验
阅读量:7005 次
发布时间:2019-06-27

本文共 1103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

近期在一次演讲中了(DDD)的原则,并结合一个基于的真实项目进行讲解。在这次项目之前,Chris所在的团队为重新设计公司的主营网站所做的两个都因为可伸缩性方面的问题而失败了。因此,业务主管部门决定在这一次尝试中采取一种更为敏捷的、增量式的方法,他们受到了DDD的启发,在这次重启的开发过程中全力促进开发者与领域专家的交流。

\\

Patuzzo是的技术主管。在他看来,DDD的要点是捕捉到业务的概念,软件的构建需要围绕着对业务的理解而展开。在这次项目重启的过程中,开发者开始学会与领域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以试图理解整个业务的实际行为。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合适的领域模型,并找到系统中存在的各个边界。按Patuzzo的经验来看,在具有清晰的边界划分的系统中开展工作要轻松许多。通过保持关注分离,系统将更易于理解,如果之后需要将系统中的某些部分提取出来,实现起来也会更简单。

\\

DDD建议将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每一层各司其职,例如表示层、领域层以及基础设施层。Patuzzo特别提到在进行Rails开发时存在着一种常见的实践,即将领域层与基础设施层合并在一起,这种方式显然违背了DDD的建议。除了分层架构外,另一种选择是由定义的(Hexagonal architecture),但Patuzzo并不强烈主张这种架构风格,他认为这种架构可能会令人迷惑。他表示,这些架构有助于管理系统的复杂度,保持对核心领域的专注,但他也承认这些思想对于Ruby社区来说还比较新鲜,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

\\

衡量复杂度的一种方式是计算对象间的交互,通过使用聚合与聚合根,可以将这种交互限制在聚合之内,以及聚合根之间的交互,从而将这种交互的频率减至最低。Patuzzo将其称为系统的表面区域。Ruby项目通常会使用活动目录(Active Record)这种设计方式,因此每个类都表现为全局的常量,可以在系统中的每一处随意访问。为了绕开这个问题,开发者通常会用聚合的名称作为类名的前缀。通过将系统功能分解为聚合,使对象间的通信显得更为结构化。这种新的设计方式对于团队来说确实引入了一个陡峭的学习曲线,这一部分在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分歧也是最大的。但在项目的回顾会议中,Patuzzo对于最终的结果表示很满意。

\\

Patuzzo在总结中表示:虽然全新的开发过程为开发者带来了一些负担,但好处也很明显。开发者学到了DDD的基本模式与思想、如何将架构分解为多个层、关注分离的思想、以及如何设计一个能够应对变化的系统。由于新系统是基于一个能够充分表现业务需求的模型而建立的,因此他相信他的团队将能够更好地满足新的需求。

\\

查看英文原文:

转载地址:http://xtytl.baihongyu.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如果将一维数组编程一个字符串
查看>>
codeforces B. Ohana Cleans Up
查看>>
PHP 对象 “==” 与 “===”
查看>>
Atitit.播放系统规划新版本 and 最近版本回顾 v3 pbf.doc 1 版本11 (ing)41.1 规划h5本地缓存系列 41.2 Android版本app41.3 双类别系统,...
查看>>
jenkins2 hello pipeline
查看>>
10个调试技巧
查看>>
Atitit.常用的gc算法
查看>>
Cesium原理篇:4Web Workers剖析
查看>>
python 设计模式
查看>>
javaweb学习总结二十一(servlet开发入门、servlet生命周期以及调用过程)
查看>>
html传参数
查看>>
nodemanager启动失败
查看>>
spring整合mybatis是如何配置事务的?
查看>>
打印报表
查看>>
POJ 2756 Autumn is a Genius 大数加减法
查看>>
redis+mysql
查看>>
Redis(二):Redis的九大应用场景
查看>>
sonarqube 指定jdk
查看>>
js中window.onload 与 jquery中$(document.ready()) 測试
查看>>
jsoncpp的生成和使用
查看>>